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定位點
定位點

虎頭埤森活營-手作創生市集˙新創循環好市集-日期:11月24日至11月28日

更新:2022-06-17
2320
手作創生市集除集結超過40攤市集(網羅50家特色品牌)
繼去年推出「2020台南孔商圈-循環創生文化節」之後,今年由一群熱愛循環手作和自然生態的循環設計工藝師發起,以「循環手作」、「利他互助」為核心,找回大地循環價值,重拾人與大自然真誠的對話,特舉辦「2021虎頭埤森活營-手作創生市集」系列活動,11月24日至11月28日在台南虎頭埤露營區1號風雨棚旁草地登場,手作創生市集除集結超過40攤市集(網羅50家特色品牌),虎頭埤生活營還特別邀請多位循環設計師,讓大家欣賞到循環工藝職人的精彩創作。
針對各自特色的文創商品,可響應減塑、減廢等環保政策

市長黃偉哲表示,循環經濟是目前最夯的全球議題之一,臺南市府現有的「藏金閣」,曾經是遊民收容所,如今卻是臺南市大型廢棄家俱的再生館,將垃圾資源變黃金,並通過認證為環保教育園區,廢棄物好好利用可以循環再利用、永續發展,即將於虎頭埤舉辦的手作創生市集也加入循環工藝手作行列,針對各自特色的文創商品,可響應減塑、減廢等環保政策,循環市集不提供一次性餐具與購物袋,落實循環經濟理念,讓市集共同加入台南減廢行列。
今年由一群熱愛循環手作和自然生態的循環設計工藝師發起

觀旅局郭貞慧局長表示,此次七逃藝術、茶布屋結合虎頭埤風管所共同合辦,包含生態文創、環保減塑、循環新市集等主題,希望傳達「生態永續」理念,循環市集內容包含五項主題:循環手作、綠色療癒、自然好食、遊藝體驗、特色雜貨;打造手作創生市集新模式,創新循環工藝新商品,循環設計活動新體驗,落實生態文創、環保減塑、循環新市集,邀請大家一起來振興經濟、愛護地球,共創循環經濟新生活。
將垃圾資源變黃金,並通過認證為環保教育園區

主辦單位除邀請大家11/24(三)~11/28(日)前來逛逛市集外,目前虎頭埤風景區並推出相關振興優惠如下:

一、「振興遊虎埤、八景尋寶趣」:110/10/9~111/1/2

◎凡於園區內與虎埤八景8張介紹牌拍照,即可於紅厝販賣部領取小禮物一份及熱咖啡一杯(平日限定20杯、假日限定30杯,平日紅厝或吊橋咖啡屋擇一處兌換)。

二、振興五倍劵入園優惠方案:110/10/8~111/4/30

(1)憑振興券入園,每車200元可4人以內入園(原價360元)。(本方案適用散客,並需於購票時告知使用振興五倍券優惠方案)

(2)憑振興券踩天鵝船(原價每小時200元)買一送一。

三、其他振興方案如下:

◎臺南好康券入園優惠方案:自110年9月6日至111年2月6日,憑臺南好康券入園,每車200元可4人以內入園(原價360元);憑臺南好康券入園,得享半價入園優惠。

即日起至111年3月5日(六)23:59止,台南購物節活動,營業登記地於臺南市店家消費並取得統一發票,單筆消費滿100元至臺南購物節網站登錄兌換碼專區,另外登錄市場/夜市登錄券右上角序號,可獲得抽獎序號10組。及早登錄參加抽獎,中獎機會更多。9月6日起只要在與台南觀旅局配合的旅宿業住宿就可以獲得「臺南好康券」,憑券可至優惠市場與夜市兌換各攤好康;台南好康券配合52處公有市場、夜市,超過300組優惠組合包,只要每月在市場、夜市集滿3個電子章,就可再獲得臺南購物節抽獎序號1組,每月結算1次,序號會公告在台南便利送官網。

園區為因應中央疫情指揮中心11/16(二)以後管制放寬之防疫規範1.開放早上5:30~6:30晨運民眾入園。(售票時段6:30~17:00,開放至18:00)。2.開放太陽能船遊湖、露營區 (採預約制)、烤肉區(解除家庭限制)。3.開放蟋蟀生態館。4.開放假日導覽解說服務。5.開放街頭藝人申請。6. 遊園時,如無法與他人保持社交距離之情形時亦應配戴好口罩。

註:

市集活動會場展示多家品牌的循環手作創作品,如靚皮件工坊-手作皮件 (邊料皮革 / 零碎布料) 製品、亮亮染織手作坊-植物染,梭織,手作、庄腳女紅-水洗牛皮紙皮夾、棉布食物袋、天然染方巾、SucanDesign 工作室-牡蠣殼水泥吸水小盤、牡蠣殼擴香石、園籽工坊-植物纖維染織,原民織布、呂梯無患子手工皂-無患子手工皂洗髮精沐浴乳、茶布屋-《舊愛新歡.衣舊心好袋》剩布、咖啡麻布袋及植物染等循環設計新袋物、七逃藝術-NG水泥袋再生、植物染布口罩、蜂蠟袋、食物袋等循環文創商品。

虎頭埤森活營-手作創生市集活動,除了有週六、週日末下午音樂會、循環文創手作與特色美食市集外,現場的攤位還具備行動支付,本次市集活動也與兆豐銀行共同合作,推出台灣Pay「數位振興五倍券」行動支付活動,也可使用藝FUN券、農遊券、好食券等等加碼券,還可參加「百萬現金」抽獎活動,更多好康可上「五倍券IN台灣Pay」網站查詢。邀請大家一起來體驗行動支付嗶經濟的便利還能愛護地球,共創循環經濟新生活。

相關照片
Top